近期,学习强国、新福建平台陆续报道我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师生的获得感、满意度,形成了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福建开放大学的生动实践。
聚焦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一老一小”,把教育惠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以农民工、村两委干部、警务辅助人员、环卫行业职工等为重点推进学历教育惠民。着眼于农民工群体的学习需求,联合福建省、市总工会实施“职工素质提升”项目。上半年已发放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学员助学金4469人次,计352.675万元,预计下半年发放助学金2523.1万,并完成全国总工会“求学圆梦行动”优秀毕业生150万专项扶持资金发放工作;面向村两委干部(社区干部)、村级后备人选、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六大员”等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学历和素质提升计划;推进“民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学历提升工程”;做好“警务辅助人员”“环卫行业职工”等学历教育项目等。以服务老年人和城乡居民为重点推进终身教育惠民生。成立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69所,实体班招生近6000人。免费向社会开通4万多学时的优质网络资源,开展城乡数字化学习;面向全省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开设智能手机课程实体班,通过“送课进社区”“移动大篷车”等开展“送训上门”服务,已培训老年学员8000多人次;利用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常态化开设市民课堂;开展了“直播带学,人文游学”“非遗双百进社区”等活动,全省共开展活动400余场,服务市民终身学习12万多人次。以非学历培训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眼于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积极开展“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全省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福建省职业健康培训”“福建省档案工作人员上岗培训”“福建省风景园林协会培训”等非学历培训。今年以来培训69357人次。
聚焦“急难愁盼”,切实解决师生和基层办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通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以线下线上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便利;实施“提升直播课程效果”项目,实现直播实名认证、直播过程互动、随堂测试、签到等功能,提升学习质量;上线启用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将教学教务、管理服务等功能一站式集合,方便学生使用;推进选课流程优化,共涉及43个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推动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资源的融合共享;加强指导服务,提高学位英语通过率;开通线上支付渠道方便学生缴费;开展两个校区改造工作,美化优化校园环境。着力解决教职工所思所想所盼。实施“强化教师职业发展保障”项目,将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的工作量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教学、资源建设和科研为中心的工作量管理模式,探索让双岗位教师真正参与课程管理和教学工作;修订《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施方案》,破除“唯论文”倾向,明确新调入人员和从非公单位考录入员职称认定办法等有关要求,探索打通非编人员职称评聘渠道;落实劳务派遣人员参照在职在编教职工工会福利标准享受有关福利等。着力做大做强系统办学。按照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精神,制定《市县级办学单位更名转型审核工作指南》。学校成立由责任校领导任组长的市县级办学单位更名转型工作专班,校领导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请示,并召开党委会对第一批申报的15家市县级办学单位更名工作进行研究,审核同意7家市县级电大更名为当地开放大学。拟于下半年完成第二批、第三批市县办学单位更名工作。
聚焦质量水平,初步建立长效机制。校领导带头领办推进。校领导深入各部门、学院和基层系统调研,召开座谈会29场、校党委会2次、专题会3次,研究审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对3项校级层面向社会公示的项目和10项校内重点项目实施台账管理,逐一明确项目牵头校领导。校党委书记、校长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全力推进项目落实。各校领导对牵头的具体项目,深入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落实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到位。初步建立长效机制。学校重视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围绕“推动开放大学体系更名转型”项目,争取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做好福建开放大学市县级办学单位更名转型工作的通知》;围绕“实施职工素质提升项目”,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等部门先后出台4份配套的文件管理办法,规范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围绕“开展补贴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同意全省开放大学体系试点一体化开展补贴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函》,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