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标志之一,是这个国家开始推销她的“造梦”能力,她的国民开始自信地谈论自己的梦想。崛起的中国正是如此,在这个GDP已超越日本而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国,谈论“中国梦”已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在世博会这种大事件的气场中,人们讲述中国梦的情感更加强烈,梦也更具体更清晰。
先看看3个平凡人与上海世博有关的“中国梦”。
一个叫陈伟伟的温州人,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到世博园旁开了一家世博特许商品零售店。他说,世博期间他的梦想是赚更多的钱、积累更多的经验,世博会后,他会去找更大的舞台,那时才是梦想真正放飞的时候。
一个叫黄燕萍的上海市民,以前一直住在拥挤脏乱的棚户区内,她的梦想是能住进宽敞的公寓楼,这对老上海人来说可能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世博会圆了她的安居梦,如今她已经在新家中憧憬她的新梦想。
一个叫苏夏的导演,他的梦想是他的作品能像张艺谋的雅典奥运会“中国8分钟”那样震撼世界,上海世博会给了他机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导演的上海世博最大环幕电影《城市广场》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集体高调地畅谈自己的梦想,并自豪地把梦想打上“中国”的标签。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这是一个处于“信念激情期”的国家特有的场景。“美国梦”如此,“日本梦”如此,“中国梦”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在崛起和快速发展的时候,会创造出无数淘金和上升的机会,制度化地造就许多成功人士,这些人就会成为人们梦想的标本。这些梦想又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人士去努力,去奋斗,去取得成功。
世博会是最大的造梦工厂。上海世博会展示的那些最尖端的科技发明、最先进的城市生活理念,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更重要的是,除了一个个具体的科技人文创想,作为彰显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大事件,世博会还拥有一种强化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将每个国民都凝聚到这个“想象共同体”中的强大功用,它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愿景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更多人在国家关照鼓励下去萌发自己的梦想。
美国举办过16次世博会,它们见证了美国的崛起,也构筑了孕育“美国梦”的温床。大阪世博会是日本人克服内部乍富焦虑,开始提升“日本制造”,全面走向世界的真正起点。创造了多项世博纪录的上海世博会也承担着这样的重任,它是孕育“中国梦”的契机、宣示“中国梦”的符号、实现“中国梦”的平台。
中国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更需要梦想。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方向和绝大多数